真菌毒素检测仪的参数调整通常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样品处理、仪器设置、检测条件等。以下是一般的参数调整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样品处理
1.样品选择:根据检测需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样品可以是粮食谷物(如大米、玉米、小麦等)、饲料、油脂(如花生油)、牛奶及其制品等。
2.样品研磨:对于固体样品(如粮食、饲料),需要将其研磨成细粉状,并全部通过20目的筛子。研磨工具可以选择纯式旋风磨等。
3.样品提取:加入适当的提取液进行提取。例如,对于固体样品,可以加入浓度为50%的乙醇溶液进行提取。提取液的选择和用量应根据仪器和检测方法的要求来确定。
4.过滤与稀释:提取后的样品需要通过过滤等方法去除杂质,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之后,根据仪器要求,将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
二、真菌毒素检测仪的仪器设置
1.电源接通:将电源适配器插入电源插座,并接通仪器电源。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系统设置:进行日期、时间、网络、检验单位、检验人员、样品来源等系统设置。这些设置有助于记录和管理检测结果。
3.检测项目选择:根据待测样品选择合适的检测项目。例如,可以选择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检测项目。
4.ID卡信息:如果使用带有ID卡的试剂盒,需要将ID卡插入仪器对应的卡槽中,并校验仪器读取的ID卡信息是否与试剂盒检验项目相同。
三、真菌毒素检测仪的检测条件调整
1.孵育条件:将处理后的样品液加到检测卡的加样孔中,然后将检测卡置于恒温孵育器中。孵育温度和时间应根据仪器和检测方法的要求来确定。例如,某些仪器需要在37℃下孵育8~12分钟。
2.检测条件:孵育结束后,将检测卡插入荧光定量真菌毒素检测仪的检测插口中。仪器会自动读取检测卡上的荧光信号,并计算出样品中真菌毒素的含量。在检测过程中,需要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并避免外部干扰。
四、使用真菌毒素检测仪的注意事项
1.操作规范: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和检测方法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2.安全防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例如,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3.仪器维护: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例如,清洁仪器表面、检查仪器配件是否完好等。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数据记录:将检测结果记录下来,并根据需要生成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包含样品信息、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判定结论等内容。
综上所述,真菌毒素检测仪的参数调整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样品处理、仪器设置、检测条件等。在调整参数时,需要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和检测方法的要求进行操作,并注意安全防护和仪器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