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畜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兽药的广泛使用为畜禽健康和养殖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兽药的不当使用或滥用也带来了兽药残留超标的隐患,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兽药残留检测仪作为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技术手段,正日益受到关注。它究竟是什么样的设备?具备哪些功能和特点?又是如何在保障食品安全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呢?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
一、兽药残留检测仪的应用场景广泛
兽药残留检测仪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涵盖了多个与食品安全和监管相关的领域。在食品安全监管行政单位,如工商、农业、质监、卫生监督系统、进出口检验检疫、商务系统、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以及畜牧兽医等,它是进行市场监督检查、保障公众饮食安全的有力工具。这些部门利用检测仪对市场上的畜禽肉产品、水产品等进行抽检,及时发现兽药残留超标问题,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消费者手中。
在生产源头,水产养殖、食品加工、畜禽养殖、生猪屠宰以及动物疫病检测等环节同样离不开兽药残留检测仪。养殖户和企业通过使用该仪器,能够对养殖过程中使用兽药后的产品进行自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避免因兽药残留超标而导致的经济损失。例如,畜禽养殖场可以在出栏前对畜禽肉进行检测,若发现兽药残留超标,可及时调整养殖方案,延迟出栏时间,以降低兽药残留量。
此外,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也会配备兽药残留检测仪。农产品生产基地利用它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则可以对入场销售的产品进行抽检,保障市场内销售的农产品符合质量要求,维护市场秩序。同时,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也会使用兽药残留检测仪进行相关科研工作,推动检测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兽药残留检测仪的产品特点
1.高效检测能力:许多兽药残留检测仪具备一次检测多个样品的功能,如常见的一次能检测 96 个样(1 个空白对照样,95 个被检测样)。同时,检测速度也相当快,部分仪器能在 60 秒内检测一批样品并打印中文报告,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满足了大规模检测的需求。例如在大型屠宰场,每天需要检测大量的畜禽肉产品,这种高效的检测仪能够快速完成检测任务,保障肉类产品的及时流通。
2.操作简便直观:采用大屏幕高亮度液晶显示和触摸屏操作,使得仪器的操作变得简单易懂。操作人员只需通过触摸屏幕即可完成各种操作指令的输入,无需复杂的按键操作。一些仪器还配备了触摸笔,方便在屏幕上进行精准操作,同时也可外接电脑操作,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仪器的 96 孔可视化布板设计,能够让操作人员清晰地看到每个样品的检测情况,单板还可进行多种项目测试,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3.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存储功能:具备大容量数据存储能力,能够自动保护断电数据。在检测过程中,仪器可通过触摸屏输入检测单位、被检样品等信息,并自动计算和判断检测结果。同时,还能对检测数据进行存储,方便后续查询和统计分析。一些先进的检测仪还带有日志功能,记录仪器正常使用情况,便于对仪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跟踪和维护。例如,食药监局在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长期监管过程中,可通过仪器存储的大量检测数据,分析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区的兽药残留情况,为制定监管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4.适应性强:该仪器适合在野外、车载或室内等各种场所工作,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采用交直流两用供电方式,可连接车载电源,并且配备大容量充电锂电池,即使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也能满足现场及流动检测的使用需求。这一特点使得在偏远地区的养殖场、农产品产地等进行现场检测成为可能,极大地扩大了检测范围,提高了检测的灵活性。
三、兽药残留检测仪的性能指标
1.检测项目丰富:兽药残留检测仪能够检测多种兽药残留,包括抗生素类,瘦肉精激素类,如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以及其他如黄曲酶毒素 b1、黄曲霉毒素总量、阿灭丁、双甲脒、氨丙琳、安普霉紊、阿散酸、阿维菌素、甲基吡啶磷、氮哌酮、苄青霉家、头孢噻呋、克拉维酸、氯羟吡啶等。此外,还能检测动物疫病类,如 o 型口蹄疫抗体、猪瘟病毒抗体病毒抗体等,以及一些其他类物质,如农药残留、三聚氰胺、安定、孔雀石绿等,全面覆盖了可能存在的兽药残留及相关有害物质。
2.技术参数精准:以常见的兽药残留检测仪为例,其波长范围一般在 340~1100nm,波长准确度可达 ±2nm,能够准确地对不同物质进行光谱分析。吸光度范围为 0.000~4.000a,分辨率达到 0.001abs,稳定性≤±0.005a,重复性 cv≤0.5%,灵敏度≥0.010a,示值误差 ±0.015a,通道差异≤0.020a,适应性≤0.005a,这些精准的技术参数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在检测残留时,仪器能够通过精准的光谱分析,准确测定样品中的含量,为判断产品是否合格提供科学依据。
3.测量系统先进:多数仪器采用 96 通道光纤测量系统,读板速度快,单波长读板速度﹤5 秒 96 孔,双波长读板速度﹤7 秒 96 孔。测量范围为 0~100%,显示方式为 5.7 寸或更大尺寸的液晶屏,输入方式为触摸屏输入。同时,接口丰富,具备 USB、RS232 等接口,方便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连接。打印报告功能也很完善,内置热敏记录仪,可外接通用打印机,能够打印带中文综合检测报告,详细呈现检测结果。
四、兽药残留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1.样品准备:首先要将待检测的食品或农产品样品准备好。确保样品是干燥、完整的,并且没有明显的异味或杂质。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如对于肉类样品,可能需要进行粉碎、匀浆等处理,以便后续提取兽药残留物。
2.仪器校准:打开兽药残留检测仪后,按照使用说明书中的步骤进行仪器的校准。校准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步骤,务必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校准过程通常包括对仪器的波长、吸光度等参数进行调整和校验,使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3.提取样品:采用一定的提取溶剂或方法,将样品中的兽药残留物提取出来,使兽药残留物转移到液体中,以便后续检测。例如,对于一些水溶性较好的兽药,可以采用水作为提取溶剂,通过振荡、超声等方式促使兽药从样品中溶解到水中;对于一些脂溶性兽药,则需要采用合适的有机溶剂进行提取。
4.注射样品:将提取好的样品注入兽药残留检测仪中。有些检测仪可能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比如稀释或过滤,以确保样品适合仪器的检测范围,避免样品中的杂质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
5.开始检测:根据仪器的操作说明,启动兽药残留检测仪,开始检测样品中的兽药残留物。仪器会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测量,如利用光谱分析、免疫分析等技术,对样品中的兽药残留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
6.读取结果:检测完成后,仪器会显示样品中兽药残留物的含量。通常以定量或定性形式呈现结果,具体结果的单位和范围会因不同的仪器而异。例如,定量检测结果可能会以 mg/kg 等单位显示样品中兽药的含量,定性检测结果则会以阳性或阴性来表示样品中是否含有某种兽药以及是否超标。
7.结果分析: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的兽药残留物超过了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标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淘汰该批次产品或者对养殖方式进行调整。同时,对于检测结果的分析还可以帮助监管部门了解兽药使用的情况,为制定合理的监管政策提供依据。
8.清洁和维护:检测仪器使用完毕后,及时对仪器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仪器的正常运转和准确性。清洁过程包括对仪器的样品池、进样口等部位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样品和杂质。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保养,检查仪器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正常,确保仪器在后续的检测工作中能够持续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兽药残留检测仪在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它的功能将更加完善,检测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为我们的餐桌安全筑起更加坚固的防线。无论是监管部门、生产企业还是科研机构,都应充分认识到兽药残留检测仪的价值,并合理利用这一技术手段,共同推动食品安全事业的发展。